時事短評
中國半導體
策略應用
陸股ETF圖鑑
2025年6月產品推薦
上證50 ETF
2025/6/18
大綱
中國經濟轉型轉型中,新的秩序悄然成形
全球地緣政治推動大型民企在海外多角發展,有助於提升獲利能力
後阿里巴巴時代放鬆監管,民營企業推動科技創新
民營企業整合加劇,集中度提高有利於提升利潤率
上證50ETF的特點
股權集中,國家資金布局
高息低波,成長穩定兼具
產業核心,金融比重最高
附錄
中國經濟轉型中,新的秩序悄然成形
全球地緣政治推動大型民企在海外多角發展,有助於提升獲利能力
十年內海外收入從10%提升到17%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面臨著國內市場激烈競爭以及全球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局勢。這些因素促使中國企業「走出去」並重新布局全球供應鏈,所有大型民營企業的非中國收入占比從2017年的10%顯著上升至2024年的17%。
海外市場有更好的毛利率,有助於提升獲利能力
:海外擴張通常需要巨額前期投資,包括勞動力成本、生產設施建設、分銷與物流網絡建設,以及銷售和營銷費用等。這意味著
擁有強健資產負債表和穩定現金流的市場領導者更具國際擴張能力
,他們比那些僅專注於本地市場、缺乏擴張實力的海外競爭對手,更有可能獲得規模經濟效益並實現更高的利潤率。
資料日期:2025/6/13
後阿里巴巴時代放鬆監管,民營企業推動科技創新
國家放鬆監管,掌握晶片製造核心,同時依靠民企提振需求
監管高峰已過
:自 2021 年年中達到監管高峰以來,
中國上市民營企業的監管壓力已顯著減輕
。
高層表態
:
習近平主席於今年2月初與民營企業家召開的高調座談會便是明確信號
。此外,中國首部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法律近期獲得批准,旨在穩定民企信心與長期預期。同時,上市公司併購監管框架獲得更新與完善,這些政策調整都反映了中央重振民營經濟活力的決心。
掌握晶片製造核心,同時依靠民企提振需求
:在此策略下,
國家隊仍掌握晶片等核心製造技術,保持經濟命脈控制,同時放寬對如Deepseek等科技企業的管制
,讓民企在應用層面發揮優勢,加速市場需求提振。
民營企業整合加劇,集中度提高有利於提升利潤率
整合正在進行中
:在未來,民營企業主導的行業(如汽車和太陽能產業)整合將不可避免
,這種整合趨勢有望恢復供需平衡,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整合過後利潤率將提升
:根據高盛研究顯示,高集中度產業的淨利率及ROE都其他產業明顯來得高,表示在產業收入集度的過程中,產業的利潤率將明顯提升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分散的市場之一,整合過後利潤率有較大的空間
。
股權集中,國家資金布局
市值集中度高
:
上證50成分股僅佔 A 股不到 1%,卻貢獻約 30% 市值
,其中銀行類股佔比近三分之一。
股權集中度高
:
以工商銀行為例,中央機構(匯金及財政部)持有超過65%的股權,香港中央結算機構持有約25%,
市場自由流通的股份僅約10%,流通股數極低
。在這種股權結構下,銀行股成為國家隊調控指數的關鍵工具。在過去三年,雖然股市整體資金流出較快,但國家資金持續注入以維持平衡,不斷地拉抬下,銀行股屢創新高。
資料日期:2025/6/13
高息低波,成長穩定兼具
股息率最高
:上證50不僅提供了高達4%的豐厚股息率,為投資者帶來穩定收益
波動對最低
:在波動度方面更是所有陸股ETF中表現最穩健,這種低波動高股息的特性,使其成為投資人在中國市場追求穩健回報的理想工具。
資料日期:2025/6/13
產業核心,金融比重最高
金融產業核心
:所有陸股ETF指數中,銀行類股配置最高,權重高達36.7%。
國家隊護航
:上證50ETF是最受惠於國家資金穩定股市效益的ETF,這種配置結構反映了中國金融體系中銀行業的核心地位,也使該ETF成為投資者參與中國金融板塊成長的重要工具。
資料日期:2025/6/13
結論
中國經濟轉型轉型中,新的秩序悄然成形
上證50ETF受國家資金追捧,高息低波的特性是目前介入中國股市的最佳工具
附錄
25年房地產狀況較24年稍好,但仍等待房價及PPI轉正
陸股ETF比較
資料日期:2025/6/12
元大上證50與中信中國高股息產業分類比較
中信中國高股息ETF的產業配置主要集中於銀行業(27.11%)及工業(24.5%)兩大類別。
銀行業成分股包括: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及交通銀行等多家中國領先金融機構。
工業成分股則涵蓋:中遠海控、招商局港口、中信股份、中遠海運港口、光大環境及中國建築國際等知名企業。
資料日期:2025/6/13
中信中國高股息成分股
資料日期:202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