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中國2025年展望
指數暨量化投資部製作
2025/1/22
大綱
1
從數據出發
回歸經濟本質
2
2025年展望
川普關稅2.0下的中國經濟
3
產品推薦/競品分析
從數據出發,回歸經濟本質
2024年全A股營業收入下滑4.1%,從73兆人民幣下降到70兆
2017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年度營收下滑,反映出中國企業經營面臨的挑戰。主要受到房地產市場調整、消費信心疲軟,以及全球需求放緩等因素影響。
營收下滑幅度在不同行業間存在顯著差異:房地產相關產業降幅最為明顯,而其他行業仍保持增長態勢,顯示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數據來源:Wind資訊,截至2024年12月31日
2024年全A股營業利潤逆勢上漲10.1%,從6.9兆人民幣增加到7.6兆
雖然在整體經濟環境充滿挑戰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總體利潤實現10.1%的增長,展現出良好的韌性。
銀行業因受益於存款成本下降和資產質量改善,貢獻了超過17%的利潤增長。然而,房地產行業受困於市場調整和債務問題,以及工業企業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和需求不振等挑戰,成為利潤增長的主要拖累因素。
這種利潤結構的分化反映出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結構性變化,未來一年房地產對經濟拖累的程度也將下降。
數據來源:Wind資訊,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房地產以外,各行業景氣持續回升:經濟復甦跡象明顯
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分析顯示,2024年企業獲利能力正逐步改善,預計整體每股收益(EPS)將達到6%的正向增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六大重點領域表現搶眼:通訊業受5G建設推動、可選消費受惠消費券政策、日常消費品需求穩定、金融業受益於利差改善、醫療產業獲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工業與公用事業的運營效率提升。
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除房地產市場仍面臨調整壓力外,其他行業均呈現向好態勢:要麼實現正向增長,要麼虧損規模持續收窄。這種結構性分化反映了中國經濟轉型的階段性特徵,也預示著新的增長動能正在形成。強勁的行業復甦態勢,為未來經濟持續向好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A上市公司薪酬仍是正成長,約6%
儘管近年整體經濟環境充滿挑戰,全A股上市公司員工平均薪酬仍維持正增長,反映企業經營基本面的韌性。從消費相關產業去年營業利潤仍處於成長狀態,側面顯示中國消費仍有韌性,並沒有想像中悲觀。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提前預應未來中美的關稅戰,中國出口增長5.9%
儘管近年面臨關稅戰壓力和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挑戰,中國的出口表現依然亮眼。在2024年全球貿易整體疲軟的環境下,中國出口市場份額不降反升,充分展現出中國製造業的強大韌性與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境內溫和的通縮環境,反而為出口競爭力帶來意外優勢。較低的生產成本不僅有助於企業擴大全球市場佔有率,更為中國積累了可觀的外匯儲備。這種出口導向的增長模式,正推動中國產業鏈向更高附加價值領域升級,為經濟轉型提供新動能。這些跡象都表明,中國經濟具有其獨特的發展韌性,實際表現遠優於市場普遍預期。
中國股市在政府推動下復甦正在進行
10.1%
營業利潤增長
全A股企業營運效率顯著提升,利潤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6%
薪酬增加
上市公司員工平均薪資持續上漲,展現消費仍有韌性
5.9%
出口新高
外貿表現優於預期,展現中國產業鏈仍具競爭力
中國股市為甚麼差強人意???
中國人是沒錢嗎? 存款創新高,同比高達13.8%
中國居民財富以房地產為主,房價跌打壓信心
在中國,房地產作為居民最主要的財富儲存方式,佔家庭總資產的70%,遠超其他投資管道。然而,當前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不僅直接影響著大多數家庭的財富狀況,更對整體經濟產生連鎖效應。房價下跌不僅降低了居民的淨資產價值,更影響到消費者的信心和消費意願。這種財富效應的減弱,使得居民在日常消費和投資決策上趨於保守,進一步抑制了內需的復甦動能。
中國一線城市房價下滑造成居民信心不足
滬深300指數PE在合理區間,靜待盈穩步回升
當前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相較過去十年平均值存在明顯折價。這一估值水平不僅反映了市場對中國經濟轉型期的擔憂,同時也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安全邊際。
大綱
1
從現狀出發
回歸經濟本質
2
2025年展望
川普關稅2.0下的中國經濟
3
產品推薦/競品分析
川普關稅2.0下的中美貿易
川普上台第一天都做了什麼?
除了烏俄戰爭及加拿大墨西哥關稅,都已兌現
2017-2020年川普任內發起美中貿易戰爭
川普上任後2-3月或推進增長性支出政策
根據川普競選團隊的規劃,新政府可能在上任初期即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的財政支出政策。這些政策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減稅方案以及產業扶持措施。
預計這些政策將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理念,重點支持本土製造業發展,並可能加大對關鍵產業的投資力度。同時,這些政策可能會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在中美經貿關係方面。
然而,這些支出政策的實施仍面臨國會預算審批、債務上限等多重挑戰,政策落地的時間和力度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政策推進進程,評估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川普政策對各資產影響,但須注意靴子落底
根據川普的競選政策主張,預期將對金融市場產生以下影響:若無政府干預,美元將維持強勢,同時利率可能上揚。在產業方面,順週期產業及特定科技類股可望受惠。數位資產方面,比特幣可能因政策不確定性而存在上漲機會。而傳統避險資產如黃金預期維持中性走勢,大宗商品則因貿易政策影響呈現中性偏多趨勢。
A股市場2025年展望: 已過重山
投資者風險偏好
  • 市場中期底部或已在2024年出現,會否實現趨勢反轉取決於政策能否最終扭轉低通膨環境、改善投資者預期:預期2025年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望整體好於2024年,結構性機會進一步增多。展望2025年,仍需正視宏觀範式轉變對經濟基本面的挑戰。
  • 2024年市場驅動力主要體現為估值修復,2025年能否由估值驅動成功切換至基本面驅動至關重要:同時不可忽視A股經歷長週期回檔後,中國國內居民資產和全球資金的配置需求或有更積極的邊際變化。
  • 中國內需相對不足和低通膨仍是需要應對的主要矛盾走出負向迴圈需要比以往更積極的政策支持:中國國內生動能週期性改善仍面臨宏觀範式轉變的挑戰。在內部金融週期下行和外部去全球化的共同影響下。當前中國經濟修復彈性有不確定性,物價依然面臨壓力、房地產仍是預期回穩的關鍵。
經濟冀望政府寬鬆政策,關注產能出清
中國GDP平減指數已經連續6個季度為負增長,CPI同比位於0增長附近,企業盈利也受到影響:仍需重視物價壓力。當前結構性供需失衡仍然存在,需求不足是更主導因素。2024年企業庫存被動增加,在需求暫難快速回暖的情況下,實體經濟仍有較多領域將處於去產能和去庫存狀態,物價水準仍有一定壓力。在政策支持引導下,2025年重點關注供需會否從失衡逐漸走向平衡。
地產是預期回穩的關鍵:2024年前9個月商品房(住宅)的銷售面積5.88億平方米左右。當前房地產政策不斷加大應對力度,不僅從需求側降低居民支付成本和減少購房限制,同時也在供給側通過收儲減少庫存。儘管當前房地產相關指標基數已明顯下降,但地產形勢事關居民資產負債表、房企信用風險和地方政府財力,2025年房價和銷量變化仍對宏觀經濟有重要影響,關注"止跌回穩"的節奏。
出口不確定性加大,但仍有結構亮點:隨著聯準會開啟降息,並結合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相對健康,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的概率較大,需求可能相對較好。川普上任加大了貿易領域的不確定性,具體影響可能在2025年體現。考慮到中國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仍在趨勢性提升,以及非美經濟體需求占比逐年上升,預期相對擊小、產業鏈國際競爭力較強的領域有望保持相對韌性。
政策關鍵在於是否能有效扭轉低通膨環境
積極財政政策引領經濟復甦
2024年9月下旬中國宏觀政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正視困難”,加大財政貨幣政策的逆週期調節。11月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財政部化債議案,其中包括新增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並且從2024年開始連續5 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合計10萬億元化債規模。財政發力標誌著影響市場的政策信號已經經歷從9月底出現到基本確立的過程,後續關注穩地產、保民生和促消費等政策方向。
十五五規劃開啟經濟新篇章
2025年是承上啟下的關鍵年,不僅要完成十四五規劃收官,更要為十五五規劃奠定基礎。2024年中央政治局會議已明確要求做好規劃前期佈局,預計2025年將有更多具體政策部署出台。結合三中全會精神,新規劃將著重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並為實現2029年及2035年的戰略目標制定清晰路徑。
資本市場改革邁向新階段
為支持經濟轉型及培育新質生產力,資本市場改革進入關鍵期。隨著新版"國九條"的發布,完整的"1+N"政策體系逐步形成。改革重點包括:引入長期資金以優化市場定價機制、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以重建市場信心、支持企業併購重組以促進產業升級。這些措施將有效提升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能力。
大綱
1
從現狀出發
回歸經濟本質
2
2025年展望
川普關稅2.0下的中國經濟
3
產品推薦/競品分析
靜待盈利回升,守正出奇,高股息的銀行為最佳選擇
中國存款成本下降一定程度上幫助緩解息差下行趨勢
中國存款成本下降一定程度上幫助緩解息差下行趨勢,需要关注存款成本的变化以及对银行盈利的影响。
中國銀行撥備覆蓋率存在下降空間
當信用成本高於不良生成率,銀行撥備覆蓋率下行;若2025年信用成本下降以維持淨利潤穩定,撥備覆蓋率可能出現下行;目前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在300%左右的較高水平,存在下降空間。
宏觀經濟仍存不確定性,2025高股息仍是投資主線
無風險利率下行,銀行股息價值突出。2024年銀行板塊呈現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年末股息水準較年初有所下降,但考慮到無風險利率下行明顯,當前銀行股息水準相對國債利率仍有明顯溢價,股息價值仍然突出。
上證50濃縮股利精華
元大上證50成分股皆掛牌於上海交易所
上證50指數涵蓋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50檔藍籌股,這些企業大多為中國經濟支柱產業的領導者,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穩健的財務狀況。
上證50指數股息率高達3.5%
相較於其他主要市場,上證50指數成分股普遍具有較高的股息分配率,反映出這些大型企業重視股東權益,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和良好的公司治理。這樣的高股息特性為投資人提供了可觀的固定收益。
陸股權值ETF中,以上證50金融權重最高
006206 / 元大上證50
追蹤上證50指數,以金融、能源和消費等大型藍籌股為主,金融板塊佔比最高,適合穩健型投資者。
00636 / 國泰中國A50
專注追蹤FTSE中國A50指數,涵蓋中國A股市場最具代表性的50家大型企業,流動性良好。
006207 / 復華滬深
投資範圍涵蓋滬深兩市,提供較為全面的中國大型股投資機會,產業分散度較高。
上證50ETF前十大權重占比超過50%
金融板塊領航
上證50ETF的前十大持股高度集中於金融服務領域,其中以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及中信證券最具代表性。這些金融巨頭不僅是中國金融市場的中流砥柱,也為ETF提供了穩定的獲利來源。
這種高集中度的投資組合反映了中國金融業的核心地位,同時也為投資人提供了直接參與中國金融市場成長的機會。
附錄
當前CME利率期貨隱含2025年僅降息1次
CME利率期貨隱含2025年僅降息1次,需要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川普上一任期的政策路徑
川普上一任期的政策路徑,需要关注其可能对中國經濟产生的影響。
1月的債務上限、FOMC會議、川普就任以及美股業績則對應2025年交易主線與變數的關鍵節點
1月的債務上限、FOMC會議、川普就任以及美股業績則對應2025年交易主線與變數的關鍵節點,需要关注这些事件的具体情况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2024年12月以來中國主要政策總結
新增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並且從2024年開始連續5 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合計10萬億元化債規模。穩地產、保民生和促消費等政策方向。
川普7大核心競選主張
川普的競選主張主要聚焦於以下七大方向:對中國加徵關稅、製造業回流美國、加強邊境管制、減稅政策延續、基礎設施投資、能源政策改革,以及軍事實力提升。這些政策主張若落實,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多方面影響:貿易成本提高、供應鏈重組加速、外商投資環境改變,以及全球市場競爭格局重塑。
川普上台首日頒布行政命令